混凝土建筑加固方法:建筑加固

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混凝土建筑加固方法及核心要点建筑加固 ,结合最新规范与工程实践整理:

1. 增大截面加固法

适用场景:梁、板、柱、墙等构件承载力不足或刚度不足建筑加固

核心要点:

新增混凝土层厚度:板≥40mm,梁/柱≥60mm建筑加固

钢筋配置:采用热轧带肋钢筋,新增受力钢筋与原钢筋净间距≥25mm,并通过短筋或箍筋焊接建筑加固

构造要求:受拉区加固时设置U形筋,焊于原箍筋上;混凝土围套加固时需设置环形或加锚式箍筋建筑加固

施工注意:需对原构件表面凿毛处理,确保新旧混凝土粘结质量建筑加固

2. 外包钢加固法

适用场景:需显著提高承载力且不允许增大截面尺寸的构件(如厂房柱、桥梁墩柱)建筑加固

核心要点:

干式与湿式外包钢:

干式:钢架与原柱按截面刚度比例分配外力,适用于环境温度≤60℃的场景建筑加固

湿式:钢架与原柱共同工作,承载力按整截面计算,需灌注结构胶确保粘结建筑加固

构造要求:

型钢两端可靠锚固,缀板间距≤20倍角钢最小回转半径且≤500mm建筑加固

节点区缀板加密,二阶柱上下柱交接处及牛腿处连接加强建筑加固

施工注意:外粘角钢时需将原构件棱角打磨成圆角,避免应力集中建筑加固

3. 粘贴钢板加固法

适用场景:承受静力作用的受弯、大偏心受压或受拉构件(如梁底加固、板面补强)建筑加固

核心要点:

钢板尺寸限制:宽度≤100mm,手工涂胶粘贴厚度≤5mm,压力注胶粘贴厚度≤10mm建筑加固

锚固措施:

梁端、截断处及集中荷载作用点两侧设置U形钢箍板,板面设置横向钢压条建筑加固

纵向受力钢板延伸至支座边缘,U形箍宽度≥钢板宽度2/3(端部)或1/2(中间),厚度≥钢板1/2且≥4mm建筑加固

施工注意:钢板需除锈并涂刷防锈漆,避免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建筑加固

4.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

适用场景:受弯、轴心受压或大偏心受压构件(如碳纤维布加固梁板)建筑加固

核心要点:

材料要求:纤维受力方式设计为仅承受拉应力,表面需进行防护处理(如涂刷防火涂料)建筑加固

构造要求:

正弯矩区加固时,纤维复合材延伸至支座边缘,端部设置U形箍或横向压条建筑加固

斜截面承载力加固时,选用环形箍或端部锚固的U形箍,纤维间距≤100mm建筑加固

柱加固时,环向围束纤维层数≥3层,沿构件长度方向连续布置建筑加固

施工注意:避免纤维复合材直接暴露于阳光或有害介质中建筑加固

5.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

适用场景:局部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(如蜂窝、孔洞)建筑加固

核心要点:

置换深度与长度:新增混凝土层厚度同增大截面法,置换长度按缺陷检测结果确定,非全长置换时两端延伸≥100mm建筑加固

施工监控:

梁式构件加固时需对原构件支顶,柱、墙加固时需验算施工全过程承载状态建筑加固

置换混凝土与原构件界面处理需满足整体截面计算要求建筑加固

施工注意:置换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设计提高一级建筑加固

6. 预应力加固法

适用场景:大跨度结构或高应力状态下的构件(如体育场馆屋顶、大型厂房梁)建筑加固

核心要点:

预应力筋布置:通过张拉钢绞线或钢筋施加预应力,抵消部分荷载产生的内力建筑加固

构造要求:

预应力筋张拉精度需严格控制,锚具可靠性需验证建筑加固

施工过程中需监测构件变形和应力,避免预应力损失过大建筑加固

施工注意:不适用于60℃以上高温环境或混凝土收缩徐变较大的结构建筑加固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xinda-sh-cn.com/post/168.html